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“十四五”时期,天气预报的内容从天气现象、温度、风等简单的要素拓展到出行建议、风险提示、生活参考等,覆盖了衣食住行健游购娱学康等不同的场景,生活气象服务指数也增至70余种,气象信息全面融入主要媒体、主流资讯和生活服务平台。
与此同时,气象部门还助力城市运行,赋能城市治理。针对保障大城市运行建立气象预报预警业务,构建了面向城市生命线、城市建设、综合交通、旅游康养、生态环境等行业领域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体系。北京、上海、重庆等地数字气象服务系统融入“城市大脑”,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安全运行“一网统管”建设;深圳超大城市智慧气象服务案例被联合国推介。
未来,气象服务始终秉持服务保障人民美好生活,将更加贴近百姓的生产生活。通过大数据分析、人工智能技术,根据用户提交的位置、生活习惯、兴趣爱好等,为用户按需推送定制化、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。借助物联网、5G、AI智能体新技术,公众可以通过手机、智能穿戴设备等随时随地、在线互动获取最新气象信息,享受气象服务的贴身保障。气象已经与文旅部门联合发布了避寒、避暑旅游路线。接下来,气象服务将与更多的生活、健康服务领域深度融合,协同创新体验感更好、针对性更强、普惠性更广的气象服务信息,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。
利好优配-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-十大配资公司排名-配资港股一览表 今日大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