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24日从商务部获悉,商务部等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》,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,从4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。
万物互联,点亮数智生活。日新月异的中国,数字技术加快融入日常生活,数字化已经在潜移默化改变着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,从舌尖到指尖、从田间到车间、从衣食住行到娱乐消费,“数字”触角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,不断提升人们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科技进步的目的是改善生活、促进发展,这就需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需求导向,从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、丰富线上生活服务新供给,到满足线下生活服务新需求,实现供需两旺,以数字消费点亮美好生活新图景。
打造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。数字技术不是冰冷的代码,而是以温度的服务,通过“场景化”建设,既打破“线上”与“线下”的边界,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,又重构消费体验的每一个环节。从“数字商圈”的坐标定位、无感支付、店铺预约,到智慧平台的综合服务,再到……各类数字生活消费新场景,精准捕捉了人们对“便捷、高效、多元”的生活需求,有趣味、能参与的新场景、新生活、新模式,更能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,让数字消费从“可选”变为“必需”,从“工具”变为“生活方式”,为美好生活注入全新活力。
丰富线上生活服务新供给。线上生活供给数量和质量,决定数字消费的获得感、体验感。丰富线上生活服务新供给,不仅是技术赋能的必然结果,更是对人们日益多元需求的主动回应。扩大数字产品消费,提升数字服务消费,创新数字内容消费,拓展数字消费渠道,以数字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需求。多元供给既打破“时空限制”与“资源壁垒”,填补了传统服务空白,满足人们对“高品质服务”的追求,也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增收与消费的新渠道,让每一分需求都能在线上实现精准匹配,为美好生活注入“数字暖流”。
展开剩余34%满足线下生活服务新需求。数字消费不应是“数字鸿沟”的推手,而应是连接线下需求、惠及全民的桥梁。数字消费的价值,不仅在于线上场景的创新,更在于让数字红利触达每一个人,真正实现“一个都不能少”。老龄化时代,既要满足年轻人的线上需求,又要用有温度的适配弥合代际差异,比如,推出“银龄数字课堂”,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打车软件、线上挂号;“数字供销社”打通了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通道,让数字技术“向下扎根”,让每一个人都平等享受数字便利,真正实现“数字红利,全民共享”。
从指尖轻点到心间涌动,从场景创新到供给升级,再到线下延伸,数字消费早已超越工具属性,成为串联美好生活的情感纽带。随着技术更趋人性化、服务更趋精细化,数字消费重塑了消费模式,更改变了生活方式,拉动了经济增长,促进了社会公平。未来,数字消费将让更多人触摸到便利、感知到温度、能共享幸福,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能,形成“人人受益、人人贡献”的良性循环。
发布于:北京市利好优配-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-十大配资公司排名-配资港股一览表 今日大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